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超低碳贝氏体钢中,采用弛豫-析出-控制相变(RPC)技术可得到细化的中温转变组织.组织类型为细化的板条贝氏体及少量不规则粒状贝氏体或针状铁素体与一般控轧空冷和调质处理组织比较,除细化外,所得贝氏体类型及形貌均有所不同.通过这种工艺细化的低碳贝氏体钢板其强度比控轧后空冷或轧后再加热-淬火(调质处理)钢有明显提高在采用RPC 工艺时,轧后弛豫时间长短对最终组织细化程度和形貌也有明显影响,从而造成性能有所差别.终轧后弛豫阶段形成并被应变诱导析出物钉扎的位错胞状组织或亚晶结构是细化相变组织、阻碍贝氏体生长的主要原因冷却过程中,在贝氏体相变前形成的不规则粒状贝氏体或针状铁素体,分割了压扁的原奥氏体晶粒,同样限制了贝氏体板条束的长度和宽度.
推荐文章
高强度低碳贝氏体钢管的研制及在东海大桥的应用
高强度低碳贝氏体钢
高频直缝焊管
东海大桥
轧制工艺对CSP生产低碳贝氏体高强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贝氏体
终轧温度
卷取温度
M-A岛
析出
高强度贝氏体铸钢衬板生产工艺研究
贝氏体铸钢
耐磨性
衬板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高强度低碳贝氏体钢的工艺与组织细化
来源期刊 金属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低碳贝氏体钢 晶粒细化 弛豫-析出-控制相变技术
年,卷(期) 2003,(10)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19-1024
页数 6页 分类号 TG142.1|TG113.1
字数 303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412-1961.2003.10.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尚成嘉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物理系 99 1263 19.0 33.0
2 杨善武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物理系 79 1169 19.0 32.0
3 王学敏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物理系 55 920 16.0 29.0
4 贺信莱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物理系 84 1206 20.0 31.0
5 武会宾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物理系 190 1703 21.0 3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39)
同被引文献  (138)
二级引证文献  (613)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0)
  • 引证文献(1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26)
  • 引证文献(11)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07(18)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08(33)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24)
2009(37)
  • 引证文献(11)
  • 二级引证文献(26)
2010(36)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29)
2011(53)
  • 引证文献(12)
  • 二级引证文献(41)
2012(52)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43)
2013(84)
  • 引证文献(18)
  • 二级引证文献(66)
2014(81)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72)
2015(75)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69)
2016(74)
  • 引证文献(10)
  • 二级引证文献(64)
2017(59)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52)
2018(3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5)
2019(47)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41)
2020(2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低碳贝氏体钢
晶粒细化
弛豫-析出-控制相变技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金属学报
月刊
0412-1961
21-1139/TG
大16开
沈阳文化路72号
2-361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859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67470
相关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
英文译名:National Basic Research Program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973.gov.cn/
项目类型:
学科类型:农业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