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胃角癌的临床内镜病理特征.方法:应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对40例胃小弯癌患者的首发症状、内镜表现、病理类型及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进行研究及分析.结果:溃疡型(80%)、隆起型(7.5%)、隆起溃疡型(7.5%)、凹陷型(2.5%)、糜烂型(2.5%)的构成比依次降低;直径>2 cm病灶的构成比(67.5%)显著高于直径<2 cm病灶的构成比(32.5%);腺癌(47.5%)、低分化腺癌(32.5%)、印戒细胞癌(17.5%)、鳞状细胞癌(2.5%)的构成比依次降低;HP(-)和HP(+)构成比分别为60%和40%.结论:胃角癌患者中溃疡型构成比最高,多为腺癌,直径>2 cm病灶多见,较少受到HP的感染.
推荐文章
胃底贲门癌的临床内镜研究
胃癌
临床
内镜
病理
内镜智能分光比色对诊断早期胃肿瘤的临床研究
智能分光比色技术
早期胃肿瘤
诊断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食管结合部癌的短期疗效分析
胃肿瘤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淋巴结转移
胃食管结合部癌
治愈性切除
eCura评分系统
328例残胃临床、内镜及病理分析
残胃
胆汁返流性胃炎
残胃溃疡
残胃癌
残胃复发癌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胃角癌的临床内镜病理研究
来源期刊 实用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胃肿瘤 内窥镜检查 病理学
年,卷(期) 2003,(7)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15-716
页数 2页 分类号 R73
字数 352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5725.2003.07.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任刚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肿瘤中心 33 166 8.0 10.0
2 许幼如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肿瘤中心 19 78 5.0 8.0
3 蔡嵘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肿瘤中心 30 115 7.0 9.0
4 陈强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肿瘤中心 30 473 8.0 21.0
5 程普选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肿瘤中心 14 37 3.0 5.0
6 丁文熙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肿瘤中心 5 14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胃肿瘤
内窥镜检查
病理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实用医学杂志
半月刊
1006-5725
44-1193/R
大16开
广州市越秀区惠福西路进步里2号之6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647
总下载数(次)
22
总被引数(次)
19364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