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滇西北地区喜马拉雅期富碱斑岩有2个侵入时段,早期67.9~45.7 Ma和晚期42.0~23.2 Ma;相应有2个主要的岩浆活动高峰期,在50 Ma和35 Ma左右;早期以花岗斑岩类和二长斑岩类为主,晚期以正长斑岩类和煌斑岩类为主;成岩、成矿广度指数具有良好的对应性,而成矿概率指数则表现为各岩浆期均由早到晚渐趋增大,反映晚序次斑岩体成矿有利;斑岩型Cu-Au-Mo矿主要形成于早期,而Pb-Zn-Ag-Au矿主要形成于晚期;且主要矿床产于多期次侵位及成矿概率指数高(时段)的富碱斑岩体组合发育地段.大、中型矿床与第三纪裂陷盆地中心的距离,与盆地裂陷强度指数呈线性正相关.在此进一步探讨矿化类型与富碱斑岩岩石化学组成之间的相关规律.
推荐文章
滇西喜马拉雅期斑岩型矿床硫、铅同位素特征及地质意义
滇西
富碱斑岩
喜马拉雅期
斑岩矿床
同位素特征
云南省
滇西北衙超大型金多金属矿床成因类型及成矿规律
地质学
斑岩-矽卡岩型金多金属矿
成矿规律
成矿模式
滇西北衙
滇西北衙超大型金多金属矿床勘查模型
地质学
矽卡岩-热液型
金多金属矿床
勘查模型
北衙
滇西
喜马拉雅旱獭的人工繁育技术
喜马拉雅旱獭
规模化繁殖
自然哺育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滇西北喜马拉雅期富碱斑岩成矿谱系
来源期刊 地球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喜马拉雅期 富碱斑岩 成矿谱系 滇西北地区
年,卷(期) 2003,(z1) 所属期刊栏目 Ⅱ 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9-93
页数 5页 分类号 P61
字数 440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6-3021.2003.z1.01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寿庭 100 1199 18.0 29.0
2 赵鹏大 112 1951 24.0 4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47)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21)
二级引证文献  (22)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4(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喜马拉雅期
富碱斑岩
成矿谱系
滇西北地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球学报
双月刊
1006-3021
11-3474/P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
82-53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513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39343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