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荧光法、粘度法和圆二色谱法研究了全反式维甲酸合钐(Ⅲ)配合物与DNA的作用.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可使DNA的粘度增加,引起DNA圆二色谱中的负峰发生较大变化,使EB-DNA体系的荧光强度降低,DNA热变性温度升高.该配合物的荧光强度在DNA存在时有较大的增加.据此推断,该配合物主要以嵌入方式与DNA作用,这种作用方式可能是该配合物对HL-60,EJ癌细胞瘤株有较强抑制作用的原因之一.
推荐文章
全反式维甲酸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中的作用
全反式维甲酸
多发性骨髓瘤
白介素-6
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前列腺癌细胞系DU-145凋亡的分子机理
肿瘤坏死因子
前列腺癌
凋亡
维甲酸
全反式维甲酸对肾间质纤维化大鼠肾间质巨噬细胞浸润的影响
肾间质
纤维化
巨噬细胞
胶原Ⅲ
全反式维甲酸
全反式维甲酸对脐血红系祖细胞增殖过程中HOXB6基因表达的影响
全反式维甲酸
造血干祖细胞
实时荧光定量PCR
HOXB6基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全反式维甲酸合钐(Ⅲ)配合物与DNA作用的研究
来源期刊 化学学报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全反式维甲酸合钐(Ⅲ),小牛胸腺DNA,溴化乙锭
年,卷(期) 2003,(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66-1270
页数 5页 分类号 O6
字数 347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567-7351.2003.08.01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宋玉民 西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87 958 16.0 27.0
2 康敬万 西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73 811 16.0 26.0
3 王流芳 兰州大学应用有机国家重点实验室 30 381 13.0 18.0
4 杨美玲 西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11 175 5.0 11.0
5 杨培菊 西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5 172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6)
同被引文献  (54)
二级引证文献  (201)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6(17)
  • 引证文献(13)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7(16)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08(23)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09(25)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0(25)
  • 引证文献(10)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1(28)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22)
2012(2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3)
2013(3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3)
2014(19)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5(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6(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7(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8(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全反式维甲酸合钐(Ⅲ),小牛胸腺DNA,溴化乙锭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化学学报
月刊
0567-7351
31-1320/O6
大16开
上海市零陵路345号
4-209
193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168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71347
相关基金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Gansu Province
官方网址:http://www.nwnu.edu.cn/kjc/glbf/gsshzrkxjjzxglbf.htm
项目类型: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