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大量岩心、录井、测井及地震资料研究结果表明,青山口组至嫩江组沉积时期,在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区与西部斜坡区之间存在明显的湖盆坡折带.中央坳陷区西部的青山口组、姚家组和嫩江组均发育有多种成因类型重力流沉积物,主要为:①浊流沉积;②砂泥混杂的泥质碎屑流沉积;③砂泥混杂的砂质碎屑流沉积;④具块状或斜层理构造的砂质碎屑流层流沉积;⑤具有变形构造的砂质块体滑塌堆积.湖平面的升降对重力流沉积物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当湖泊处于高水位期,陆源碎屑多以三角洲沉积体堆积于西部斜坡区及中央坳陷的西侧边缘,中央坳陷区则以面物源重力流沉积堆积为主;当湖泊处于低水位期,西部斜坡区为侵蚀区或沉积过路,中央坳陷区则以河流带入湖盆的碎屑形成的点物源碎屑流和陡坡部位前期形成的不稳定沉积层滑塌及其衍生的重力流堆积为主.
推荐文章
松辽盆地南部西部斜坡区晚白垩世坳陷盆地坡折带研究
坡折带
松辽盆地南部
西部斜坡
坳陷盆地
隐蔽油气藏
南黄海盆地北部坳陷白垩系沉积特征
南黄海北部
白垩系
沉积特征
油气远景
松辽盆地北部生物气特征及其成因
松辽盆地
生物气
特征
成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区西部重力流沉积特征及其成因模式
来源期刊 地球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松辽盆地 湖盆坡折带 重力流沉积 成因模式
年,卷(期) 2003,(z1) 所属期刊栏目 Ⅰ 地球科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8-63
页数 6页 分类号 P5
字数 381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6-3021.2003.z1.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冯志强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27 859 16.0 27.0
2 王英民 石油大学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石油与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2 1288 20.0 32.0
3 辛仁臣 石油大学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石油与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0 204 8.0 10.0
4 王颖 石油大学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石油与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5 65 5.0 5.0
5 杜金玲 石油大学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石油与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26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72)
二级引证文献  (15)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松辽盆地
湖盆坡折带
重力流沉积
成因模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球学报
双月刊
1006-3021
11-3474/P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
82-53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513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39343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