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从胃癌患者胃液中发现特异性荧光物质,并以此来获得肿瘤标志物.方法收集10例胃癌患者与10例非胃癌患者的胃液,浓缩后行高效液相分析,并收集高效液相荧光光谱中保留时间为11.5~12.5 min的荧光物质;再经质谱鉴定,所得结果与L-色氨酸的质谱比较,最终确定这种荧光物质的主要组分.结果在高效液相的荧光光谱保留时间为11.5~12.5 min时,胃癌患者胃液中有特异性荧光物质,其含量较其他胃内良性病变患者明显增多.经质谱鉴定后显示,胃癌患者胃液中质荷比为205的物质与L-色氨酸的三级质谱完全一致,证实该物质为L-色氨酸.结论 L-色氨酸是胃癌患者胃液中特异性荧光物质的主要组分.
推荐文章
慢性荨麻疹患者过敏原特异性IgE与特异性IgG分析
慢性荨麻疹
特异性IgE
特异性IgG
稀释胃液固有荧光光谱对胃癌诊断价值的研究
胃肿瘤/诊断
胃液
光谱法,荧光
幽门螺杆菌菌株特异性与胃癌关系研究进展
胃肿瘤
幽门螺杆菌
菌株特异性
地理性差异
虎制品的SYBR Green Ⅰ实时荧光PCR特异性鉴定
SYBR Green Ⅰ实时荧光PCR
特异性鉴定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胃癌患者胃液中特异性荧光物质的初步确定
来源期刊 中华消化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特异性荧光物质 胃癌 高效液相 质谱
年,卷(期) 2003,(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18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3
字数 400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j.issn:0254-1432.2003.01.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彭嘉柔 北京大学医学部医药卫生分析中心 7 52 3.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8)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0)
同被引文献  (37)
二级引证文献  (52)
198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6(1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7)
2007(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08(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9(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1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特异性荧光物质
胃癌
高效液相
质谱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消化杂志
月刊
0254-1432
31-1367/R
16开
上海市北京西路1623号
4-291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863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77736
相关基金
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项目
英文译名:Key Project of Chinese Ministry of Education
官方网址:http://www.dost.moe.edu.cn
项目类型: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