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消灭传染源,阻断传播,达到全省消灭淋巴丝虫病.方法按消灭丝虫病的监测方案进行病原学和媒介学监测.结果至 2001年,全省血检 1575905人,发现和治疗微丝蚴血症者 4074例.原丝虫病流行区各流行县(市)于无微丝蚴血症者次年起,按达到基本消灭丝虫病标准后 10年内和 10年后分别统计,共病原学监测 178个乡镇 316544人和 341个乡镇 520120人;每县(市)均在 3个以上的病原学监测点进行蚊媒监测,在 429个点共解剖雌性致倦库蚊 250377只和中华按蚊(含嗜人按蚊) 2297只.人群和蚊媒均未发现人体丝虫感染,结果显示这些地区丝虫病的传播已被阻断.结论 2001年 9月,全省按照卫生部消灭丝虫病审评方案的要求,通过省级审评达到卫生部消灭淋巴丝虫病的标准.
推荐文章
温岭市基本消灭班氏丝虫病后的动态监测
班氏丝虫病
血清学监测
蚊媒
历史阳性户
祁阳县基本消灭丝虫病后远期效果监测
斑氏丝虫病
监测
微丝蚴
致乏库蚊
四川省基本消灭丝虫病后残存传染源分布特点及巩固措施
丝虫病
残存传染源
巩固措施
监测
重点人群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广东省消灭淋巴丝虫病的监测与审评
来源期刊 热带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丝虫病 监测 消灭 审评
年,卷(期) 2003,(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23-326
页数 4页 分类号 R532.15
字数 437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3619.2003.03.02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潘波 50 303 11.0 15.0
2 骆雄才 17 112 6.0 10.0
3 黄少玉 40 320 10.0 16.0
4 方悦怡 29 429 10.0 20.0
5 欧作炎 9 21 3.0 4.0
6 崔惠儿 14 85 5.0 9.0
7 张启明 43 493 12.0 2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6)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丝虫病
监测
消灭
审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热带医学杂志
月刊
1672-3619
44-1503/R
大16开
广州市中山二路74号中山医学院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964
总下载数(次)
2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