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摘要:
目的探讨共刺激分子B7-1(CD80)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发病学及免疫基因治疗中的重要作用.方法应用免疫荧光法检测了76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共刺激分子B7-1及MHCⅠ、MHCⅡDR分子的表达,并与自体瘤苗主动免疫治疗的疗效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所有患者MHCⅠ类分子表达均阳性(100%),MHCⅡDR分子表达阳性率为95%.B7-1在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及多发性骨髓瘤(MM)表达阳性率较高,分别为69%和100%,而在粒细胞起源的白血病几乎无表达.这与自体瘤苗免疫治疗的临床疗效基本符合,即疗效好的M5和MM病例,其B7-1表达均阳性,而B7-1阴性者几乎无疗效.结论缺乏共刺激分子(如B7-1)是血液肿瘤细胞逃避宿主免疫监视的重要原因,可能是人类血液肿瘤的发病机理之一;B7-1介导的免疫基因治疗将成为治疗人类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尤其是急性白血病的一种有效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推荐文章
恶性血液病细胞端粒酶活性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恶性血液病
细胞端粒酶
活性检测
临床意义
恶性肿瘤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的临床意义
血液流变学
恶性肿瘤
变化
细胞学检查联合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的体液模式检测在 浆膜腔积液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细胞学检测
全自动血液分析仪
体液模式
浆膜腔积液
恶性肿瘤诊断
眼恶性肿瘤患者凝血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
D-二聚体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
眼恶性肿瘤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细胞共刺激分子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来源期刊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学科
关键词 共刺激分子 免疫治疗 肿瘤细胞
年,卷(期) 2003,(4)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23-325,332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3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8259.2003.04.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何爱丽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医院血液内科 88 324 8.0 12.0
2 刘捷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医院血液内科 55 206 8.0 9.0
3 张王刚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医院血液内科 162 851 14.0 20.0
4 田玮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医院血液内科 34 149 8.0 10.0
5 曹星梅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医院血液内科 60 281 9.0 12.0
6 马肖容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医院血液内科 70 394 12.0 15.0
7 张慧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医院血液内科 32 145 7.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7)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共刺激分子
免疫治疗
肿瘤细胞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双月刊
1671-8259
61-1399/R
大16开
1937-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40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6571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