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心肌缺血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活性与心肌缺血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对74例心肌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统计,以白细胞计数10×109/L分组,大于此数患者归于异常组,小于此数则属于正常组.把心肌缺血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心肌梗死组,另一组为心绞痛组,以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别就患者组与健康对照组在1d~3d/4d~6d/7d~10d/11d~14d分四个阶段进行白细胞计数及活性测定.结果:心肌梗死组的白细胞计数明显高于冠心病组及正常对照组;随着病情的减轻白细胞计数逐渐下降,其白细胞活性与其记数呈正相关;且心肌梗死组白细胞数异常的病例数明显高于冠心病组及正常对照组.结论:白细胞数及活性的升高参与了心肌缺血的病理生理过程.
推荐文章
衰老小鼠心肌缺血对线粒体Mn-SOD活性改变的研究
衰老
线粒体锰超氧化物歧化酶
心肌缺血
心肌缺血时NO代谢的动态变化
心肌
局部缺血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基因表达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心肌缺血患者白细胞计数动态变化及其活性研究
来源期刊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绞痛 白细胞计数及活性 病理生理
年,卷(期) 2003,(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6,9
页数 3页 分类号 R446.113
字数 151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7606.2003.03.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杜耀武 河南大学医学院微生物学教研室 47 149 7.0 9.0
2 黄红莹 河南大学医学院微生物学教研室 45 153 6.0 9.0
3 许国强 河南大学医学院微生物学教研室 43 172 7.0 10.0
4 惠学志 河南大学东京医院心血管内科 38 93 6.0 8.0
5 刘英杰 河南大学医学院微生物学教研室 41 152 7.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心肌梗死
心绞痛
白细胞计数及活性
病理生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双月刊
1672-7606
41-1361/R
大16开
河南省开封市明伦街85号
36-214
193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83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739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