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提出了一种新的注气开采过程中沥青质的沉淀机理,该机理可定性解释及预测高压注气过程中沥青质的沉淀规律.在高压沥青质沉淀实验装置上,利用间接测定法测定了CO2注入摩尔分数分别为0.636和0.716 时吉林油藏原油中沥青质沉淀量随体系压力的变化规律,并测定了22.2 MPa下70 ℃时江苏原油中沥青质沉淀量随CO2及富烃气注气浓度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在注气过程中两种原油易发生沥青质沉淀.吉林油藏原油中的沥青质沉淀量随体系压力的升高呈先增后降的规律;当体系温度和压力一定时,江苏原油中的沥青质沉淀量先随着CO2注入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达到一最高值后略有降低;对注富烃气而言,沥青质沉淀量随注气浓度增加而增加,且注气摩尔分数大于0.80后增加幅度增大.
推荐文章
CO2注入过程中沥青质沉淀预测
CO2驱
沥青质沉淀
逸度计算
相态模拟
相平衡计算
注CO2过程中含沥青质原油渗流规律数值模拟研究
沥青质
注CO2
渗流规律
流变性
数值模拟
草舍油田CO2驱中沥青质沉淀分析及防治措施
草舍油田
CO2驱油
混相驱
沥青质沉淀
沉淀杌理
驱替压差
塔河奥陶系油藏沥青质沉淀形成机理研究
沥青质
沉淀
沥青质堵塞
絮凝点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
塔河奥陶系油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高压注气过程中沥青质沉淀机理及规律的实验研究
来源期刊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高压 注气 沥青质 沉淀机理 实验
年,卷(期) 2003,(2) 所属期刊栏目 石油钻采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4-77
页数 4页 分类号 TE258
字数 367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5870.2003.02.02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郭天民 石油大学高压流体相态及物性研究室 29 746 17.0 27.0
2 胡玉峰 石油大学高压流体相态及物性研究室 4 74 3.0 4.0
3 楚艳苹 石油大学高压流体相态及物性研究室 1 18 1.0 1.0
4 明云峰 石油大学高压流体相态及物性研究室 1 18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49)
二级引证文献  (33)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高压
注气
沥青质
沉淀机理
实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673-5005
37-1441/TE
大16开
山东省东营市北二路271号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11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65195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