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模拟了地震反射SH波在一个概念性地表低速层模型中的传播过程,发现低速层会改变其波形特征,形成显著的振幅放大效应,使反射波形的主振幅放大了2.5倍.低速层改造作用使得原本相同的反射波形在地震时间剖面上产生了非常大的横向差异.这种差异在地震资料岩性解释时很容易被错误地解释为反射体性质的变化,从而对后续勘探开发造成误导.因此,研究开发出对这种波形改造作用进行校正的方法技术是有重要实际意义的.在现今勘探工业界尚无有效手段对之进行校正的情况下,实施地震测量时应尽可能避开具有这种放大效应的地段.不然,在数据解释阶段必须充分重视这种波形变化和振幅放大效应的影响,以免做出错误的岩性解释.
推荐文章
用均匀等价层模拟地表低速层SH波波动特征的有效性问题
地表低速层
反射地震波
等价模型
模拟
改造作用
含煤地层转换波叠后横波波阻抗反演
转换波
叠后反演
横波波阻抗
含煤地层
用两个不同源距的声波测井全波波形计算纵波和横波波速
声波测井
纵波
横波
数值模型
频率特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表面低速层对勘探地震横波波形影响的模拟研究
来源期刊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地震勘探 横波 低速层 波形变化 振幅放大
年,卷(期) 2003,(6) 所属期刊栏目 地球探测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83-587
页数 5页 分类号 P631.41
字数 374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9727.2003.06.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曹俊兴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106 910 17.0 24.0
2 鲍新毅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6 44 3.0 6.0
3 余嘉顺 8 117 4.0 8.0
4 黄跃 4 40 4.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9)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41)
二级引证文献  (4)
197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地震勘探
横波
低速层
波形变化
振幅放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671-9727
51-1634/N
大16开
成都市二仙桥东三路1号
62-24
196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541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3404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