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进一步探讨血浆白介素(IL)-18水平在恶性肿瘤化疗前、后的相应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对82例恶性肿瘤患者在化疗前、后及76名正常人的血浆IL-18、IL-6水平进行测定.结果:恶性肿瘤患者血浆IL-18水平在化疗前与正常人无明显差异(P>0.05),化疗后则明显低于正常人及自身化疗前(P<0.001),血浆IL-18水平是减低的,化疗后的2周内最低.化疗前血浆IL-6水平高于正常人(P<0.001).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血浆IL-18水平明显降低,其细胞免疫功能是低下的.若适时的给恶性肿瘤患者补充IL-18,对于恶性肿瘤的治疗可能是有重要临床意义的.
推荐文章
恶性肿瘤患者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恶性肿瘤
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
肿瘤标志物
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血清SOD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
超氧化物歧化酶
术后辅助化疗
晚期肿瘤
肿瘤高危人群行18F-FDG PET/CT全身扫描对恶性肿瘤筛查的临床意义
肿瘤高危人群
18F-FDG PET/CT
肿瘤标志物
恶性肿瘤筛查
恶性肿瘤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的临床意义
血液流变学
恶性肿瘤
变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恶性肿瘤患者血浆白介素-18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来源期刊 中国临床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白介素18 细胞因子 免疫功能 恶性肿瘤
年,卷(期) 2003,(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27-328
页数 2页 分类号 R73
字数 222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6358.2003.03.02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姜岩 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肿瘤科 6 12 2.0 3.0
2 张鲁勤 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肿瘤科 14 34 3.0 5.0
3 郭玉琳 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肿瘤科 8 34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12)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白介素18
细胞因子
免疫功能
恶性肿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临床医学
双月刊
1008-6358
31-1794/R
大16开
上海市医学院路136号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
4-636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978
总下载数(次)
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