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根据取心井分析资料,对成因单元内影响流体渗流的地质参数进行相关分析研究,选取对渗流能力影响大的四个参数,即孔隙度、渗透率、储层质量指标和流动层带指标作为划分连通体内部流动单元的标准,选用模糊综合聚类分析方法,将工区流动单元分为四类.评价结果表明,一、二类流动单元储层性质好,流体渗流能力强,注水受效程度高,因而水驱效率高,但随着注水开发的进行,这类储层易形成水窜通道,导致油井见水快甚至水淹;三类流动单元储层性质差,流体在其中渗流能力弱、水驱效率低,是潜在剩余油分布的储集单元;四类流动单元则主要是孔渗性很差的干层,可视为渗流屏障,开发效果较差甚至极差.
推荐文章
濮城油田深层低渗油藏改善开发效果研究
低渗油藏
油藏描述
剩余油
濮城油田沙三中亚段水下扇的特征
水下扇
沉积模式
沙三中亚段
濮城油田
水下扇储层沉积微相建模--以濮城油田沙三中亚段油藏为例
水下扇
序贯指示建模
沙三中亚段6-10油藏
濮城油田
东濮凹陷卫城地区沙三段储层特征及成岩作用研究
东濮凹陷
卫城地区
储层特征
成岩作用
成岩阶段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濮城油田沙三段中亚段1~5油藏储层流动单元分类评价
来源期刊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流动单元 流动层带指标 分类评价 开发响应 濮城油田
年,卷(期) 2003,(6) 所属期刊栏目 石油地质基础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17
页数 3页 分类号 TE341
字数 300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9603.2003.06.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宋国英 8 52 3.0 7.0
2 杜燕 13 86 5.0 9.0
3 李中超 13 237 6.0 1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63)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流动单元
流动层带指标
分类评价
开发响应
濮城油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双月刊
1009-9603
37-1359/TE
大16开
山东省东营市聊城路3号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86
总下载数(次)
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