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建立了CO2制冷循环各个部件的稳态仿真模型,对6种不同的跨临界CO2制冷循环进行了稳态仿真,衡量了吸气回热、回收膨胀功以及二级压缩等方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二级压缩并回收膨胀功可以大大提高系统的性能;只采用两级压缩而不回收膨胀功,对系统的性能并没有明显的改善;单级压缩时如果系统中带有膨胀机,采用吸气热交换器可以提高制冷量,但对性能系数(COP)值的影响不大;单级压缩不回收膨胀功时,采用吸气热交换器可以大大提高系统的制冷量和COP.
推荐文章
二氧化碳跨临界循环的比较分析
二氧化碳
跨临界循环
性能系数
跨临界二氧化碳制冷技术现状研究
二氧化碳
跨临界
现状
压缩机膨胀机一体型
气体冷却器
二氧化碳制冷和热泵循环
二氧化碳
制冷
热泵
循环
二氧化碳跨临界循环最优压力关联式误差分析
二氧化碳
跨临界循环
最优压力
关联式
误差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跨临界二氧化碳制冷循环的性能比较
来源期刊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跨临界 二氧化碳 制冷循环 稳态仿真
年,卷(期) 2003,(7) 所属期刊栏目 一般工业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94-1097
页数 4页 分类号 TB61
字数 395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6-2467.2003.07.03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丁国良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310 3184 29.0 39.0
2 张春路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82 1547 24.0 35.0
3 黄冬平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10 389 10.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5)
同被引文献  (86)
二级引证文献  (124)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8(11)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9(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0(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2(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3(16)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4(16)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5(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6(31)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22)
2017(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18(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1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20(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跨临界
二氧化碳
制冷循环
稳态仿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月刊
1006-2467
31-1466/U
大16开
上海市华山路1954号
4-338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303
总下载数(次)
20
相关基金
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
英文译名:Sponsored by Shanghai Rising-Star Program
官方网址:http://www.stcsm.gov.cn/Detail/PolicyStatueDetail.aspx?id=480
项目类型:
学科类型: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