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天然气工业       
摘要:
卧龙河气田石炭系气藏经历10多年的开采,发现气井的生产与早期的地质认识不相吻合,位于构造轴部的少数几口气井已逐渐构成主力生产井,并比预测的稳产期更长,稳产气量更多.为了重新认识该气田的地质模式,本次利用三维地震资料和实钻井资料对卧龙河构造进行重新解释,发现阳底构造为断膝状背斜,而非原二维地震解释的"半边"形断背斜,构造轴部与主断层间为陡褶状.该构造陡带的石炭系地质储量大,丰度高,渗透性好,对轴部生产井起到能量补给作用,使其产能大,稳产时间长,控制的动态储量数倍于容积法地质储量.经数模拟合,该地质模式与实际生产过程吻合较好,并为解决川东地区其它类似的特殊气藏提供了新的技术思路.
推荐文章
沙坪场气田石炭系气藏地层水特征分析
沙坪场气田
石炭纪
水侵
边水
水窜
裂缝
断层
川东龙门气田石炭系气藏水体的动态认识
四川盆地
石炭纪
天然气藏
气井动态
地下水位
开发方案
运用多学科知识综合解释卧龙河构造断陡带
四川盆地
断裂带
地震勘探
气田动态分析
综合解释
川东石炭系气藏成藏系统研究
四川盆地
石炭系
气藏
成藏系统
勘探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卧龙河气田石炭系气藏构造陡带含气性评价
来源期刊 天然气工业 学科
关键词 卧龙河气田 石炭纪 气藏 陡带 储量 能量补给
年,卷(期) 2003,(4) 所属期刊栏目 地质勘探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19
页数 4页 分类号 P6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0976.2003.04.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冯青平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重庆气矿地质研究所 5 42 3.0 5.0
2 宋朝辉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重庆气矿地质研究所 5 42 3.0 5.0
3 朱占美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重庆气矿地质研究所 9 47 5.0 6.0
4 黄书君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重庆气矿地质研究所 2 10 1.0 2.0
5 廖松柏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重庆气矿地质研究所 2 10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卧龙河气田
石炭纪
气藏
陡带
储量
能量补给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天然气工业
月刊
1000-0976
51-1179/TE
大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532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1794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