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制脊柱矫形支具治疗驼背畸形,进行临床观察及作用机制研究.[方法]1)应用小夹板治疗骨折三点挤压矫正成角畸形原理,研制既具有支撑力又具有三点挤压作用的脊柱矫形器; 2)应用该矫形器治疗 27例强直性脊柱炎导致驼背畸形患者,观察 2周,测定其身高、驼背畸形角度、柄耻间距及剑耻间距改变情况; 3)压电法生物力学测定该矫形器矫形力及作用原理.[结果]临床研究显示患者身高的改善幅度为 2~ 16 cm,平均 6.1 cm; X线显示驼背畸形角度平均改善 12.1度;柄耻间距平均增长 5.1 cm;剑耻间距平均增长 4.3 cm.试验研究显示,脊柱矫形器的矫形作用是由牵引力和挤压力共同完成的,其牵引力约为 4.7 kg,挤压力约为 18 kg,可产生持续牵引所应具备的时间效应.[结论]脊柱矫形支具是矫正驼背畸形的有效方法,可应用于脊柱骨折及各种脊柱疾病术后患者脊柱矫形及外固定.
推荐文章
支具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弯疗效影响因素研究
支具
特发性脊柱侧弯
疗效
影响因素
人体脊柱后凸矫形力的测试分析
脊柱后凸
矫形器
矫形角度
矫形力
曲线拟合
夜用型脊柱侧弯矫形支具的数字化设计
脊柱侧弯
支具
3D扫描
虚拟矫形
软件
数字化设计
特发性脊柱侧弯
夜用型支具
计算机辅助设计
术前强化训练对脊柱侧弯矫形手术中唤醒试验质量的影响
强化训练
脊柱侧弯
矫形手术
唤醒试验
质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脊柱矫形支具的研制及试验研究
来源期刊 天津中医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脊柱 畸形 矫正 生物力学
年,卷(期) 2003,(1) 所属期刊栏目 青年学者论坛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13
页数 4页 分类号 R687.1
字数 400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1519.2003.01.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白人骁 19 157 7.0 12.0
2 王志彬 27 279 10.0 16.0
3 徐世玺 1 7 1.0 1.0
4 陈宗源 1 7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12)
196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脊柱
畸形
矫正
生物力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天津中医药
月刊
1672-1519
12-1349/R
大16开
天津市南开区鞍山西道312号
6-83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63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3848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