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肾小球疾病发生及发展与HLA等位基因的关系,寻找肾小球疾病HLA易感基因.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对肾小球疾病患儿的HLA等位基因进行分析,并分析了肾小球疾病患儿存在HLADRB115的不同临床表现.结果肾小球疾病患儿HLADRB115基因频率为16.25%,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HLADRB115基因在肾病综合征和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中的分布无明显差异;HLADRB115型急性肾小球肾炎和肾病综合征患儿临床症状表现重.结论肾小球疾病的发生、发展与HLA基因型有关;探讨肾小球疾病的HLA基因型对于判断病情有重要意义.
推荐文章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小球疾病的研究与展望
肾小球疾病
中西医结合
急性肾小球肾炎
慢性肾小球肾炎
慢性肾衰
冠状动脉疾病易感基因及突变的研究进展
冠状动脉疾病
易感基因
突变
基因风险评分
细胞凋亡在增殖性肾小球疾病中的作用
细胞凋亡
增殖性肾小球疾病
系膜细胞
肾小球疾病时内源性哇巴因水平的变化
内源性哇巴因(EO)
肾小球疾病
肾功能
高血压
水肿
血尿
蛋白尿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肾小球疾病HLA易感基因研究报告
来源期刊 中国实验诊断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肾小球疾病 HLA基因
年,卷(期) 2003,(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与论著摘要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0-263
页数 4页 分类号 R69
字数 246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4287.2003.03.03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包进 17 35 4.0 5.0
2 孙利炜 29 169 9.0 12.0
3 王承训 17 159 8.0 12.0
4 焦立新 11 49 3.0 7.0
5 郑广力 6 13 2.0 3.0
6 朴春姬 7 10 2.0 2.0
7 刘宇奇 6 21 2.0 4.0
8 于露丹 4 12 2.0 3.0
9 鲍长途 5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13)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肾小球疾病
HLA基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实验诊断学
月刊
1007-4287
22-1257/R
大16开
长春市仙台大街126号
12-172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140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6521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