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对健康个体进行经颅电刺激咀嚼肌运动诱发电位的研究,建立评估皮质脑干束的检查方法.方法对56名健康志愿者进行经颅电刺激,在双侧咀嚼肌同时接受,分别记录同侧的根运动诱发电位(R-MEP)和对侧的皮层运动诱发电位(C-MEP)的潜伏期、波幅.结果在同侧记录的是兴奋同侧的三叉神经根所产生的动作电位,因此称为"root"MEP (R-MEP);在对侧轻收缩状态下记录的是兴奋对侧的皮质延髓束所产生的动作电位,因此称为"cortical"MEP (C-MEP).R-MEP的潜期为3.55±0.44ms,波幅为3.49±2.73mV;C-MEP的潜期为5.83±1.40ms,波幅为563.84±525.07μV.C-MEP的潜期与年龄无明显相关性(P>0.1).结论 C-MEP是一种非创伤性评估皮质脑干束的检测方法.
推荐文章
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在肌萎缩侧索硬化中的应用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上运动神经元
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
中枢运动传导时间
兔闪光刺激视觉诱发电位正常值测定
诱发电位,视觉
动物
健康人体脑三叉神经诱发电位的检测
健康志愿者
脑三叉神经诱发电位
潜伏期
峰间潜伏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经颅电刺激咀嚼肌诱发电位的检测方法与正常值
来源期刊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经颅电刺激 运动诱发电位
年,卷(期) 2003,(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与经验总结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9-170
页数 2页 分类号 R741.044
字数 161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2754.2003.02.02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樊东升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科 409 2272 21.0 30.0
2 张俊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科 115 817 15.0 22.0
3 郑菊阳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科 57 336 9.0 13.0
4 康德瑄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科 35 269 9.0 1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5)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经颅电刺激
运动诱发电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月刊
1003-2754
22-1137/R
大16开
长春市新民大街519号
12-100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932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503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