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腭部肌上皮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误诊原因,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腭部肌上皮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其临床表现、组织学来源、病理特征、治疗方法及误诊原因等方面.结果该组病例均发生在腭部,术前被作为第一诊断者仅2例,其余病例均被误诊为多形性腺瘤或黏液表皮样癌、腺样囊性癌等,全部病例施行手术治疗,随访2~11年,16例无复发,1例术后9个月复发,再次手术治疗后未再复发.结论腭部肌上皮瘤临床表现不典型,镜下瘤细胞形态复杂多样,容易误诊,手术切除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推荐文章
涎腺肌上皮瘤临床分析
肌上皮瘤
涎腺
手术治疗
15例涎腺肌上皮瘤临床病理学分析
肌上皮瘤
涎腺
病理学
诊断
鉴别诊断
乳腺腺肌上皮瘤5例并临床病理分析
乳腺肿瘤
腺肌上皮瘤
伴癌的腺肌上皮瘤
免疫组织化学
乳腺腺肌上皮瘤临床病理观察及文献复习
乳腺肿瘤
腺肌上皮瘤
免疫组织化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腭部肌上皮瘤临床病理特征与误诊分析
来源期刊 广东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腭部肌上皮瘤 临床病理学 误诊
年,卷(期) 2003,(12)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24-1325
页数 2页 分类号 R73
字数 210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9448.2003.12.02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伟良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口腔颌面外科 201 861 13.0 17.0
2 潘朝斌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口腔颌面外科 139 710 12.0 15.0
3 李劲松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口腔颌面外科 120 546 11.0 14.0
4 程慧琳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口腔颌面外科 14 50 4.0 6.0
5 何旋凌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口腔颌面外科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腭部肌上皮瘤
临床病理学
误诊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广东医学
半月刊
1001-9448
44-1192/R
大16开
广州市越秀区惠福西路进步里2号之6
46-66
196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055
总下载数(次)
22
总被引数(次)
14404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