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上海医学       
摘要:
目的探讨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急诊介入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12月的6例AMI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患者急诊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6例均需主动脉内气囊反搏(IABP)支持,其中介入治疗4例,成功3例,死亡1例.另2例在等待冠状动脉旁路术过程中死亡.梗死相关冠状动脉为左主干1例、前降支2例,右冠状动脉3例.4例为3支血管病变.结论IABP支持下急诊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可显著提高AMI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患者的生存率.未能介入治疗及左主干病变经介入治疗后血流动力学仍不稳定时应及时行冠状动脉旁路术.
推荐文章
31例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骨盆骨折的急诊处理
血流动力学
骨盆骨折
损伤控制
血流动力学检测对PCI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的临床评价
无创性血流动力学检测仪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血流动力学
左室功能
阻抗心动描计法血流动力学指标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PCI前后的变化
阻抗心动描记法
急性心肌梗死
无创血流动力学检测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对心脏术后患者不稳定血流动力学的作用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心脏术后
血流动力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介入治疗策略
来源期刊 上海医学 学科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源性休克 主动脉内气囊反搏 介入治疗
年,卷(期) 2003,(3) 所属期刊栏目 专题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1-173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253-9934.2003.03.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彬尧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心内科 75 452 13.0 17.0
2 郑道声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心内科 19 63 4.0 7.0
3 刘建平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心内科 32 174 8.0 11.0
4 金叔宣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心内科 12 46 4.0 6.0
5 宋玮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心内科 13 81 6.0 8.0
6 杜勇平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心内科 6 33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急性心肌梗死
心源性休克
主动脉内气囊反搏
介入治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上海医学
月刊
0253-9934
31-1366/R
16开
上海市静安区北京西路1623号
1978-01-01
中文
出版文献量(篇)
6975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861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