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溶液聚合法、反相乳液聚合法合成疏水缔合型聚丙烯酸盐增稠剂,比较聚合工艺和产物性能. 结果表明,相对于丙烯酸和丙烯酸十八酯的溶液聚合和反相乳液聚合,由丙烯酸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合成的疏水缔合单体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和丙烯酸共聚,可有效地改善增稠剂的耐电解质性能,当水中NaHCO3质量分数为2%、增稠剂(固含量为50%左右)质量分数为4%时,粘度值为31.5 mPa*s,粘度保留率在34%左右.
推荐文章
固体聚丙烯酸浆料瞬时聚合工艺研究
固体丙烯酸浆料
瞬时聚合
中和度
疏水缔合型增稠剂聚(丙烯酰胺-丙烯酸高级酯)的合成及增稠性能研究
丙烯酰胺
丙烯酸十四酯
丙烯酸十六酯
丙烯酸十八酯
共聚合
增稠性能
影响聚丙烯酸盐增稠性的因素
聚丙烯酸盐
增稠剂
触变指数
聚丙烯酸钠增稠剂的特性及用途
聚丙烯酸钠
食品胶
增稠特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聚合工艺对聚丙烯酸盐增稠性能的影响
来源期刊 应用化学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聚丙烯酸盐增稠剂 耐电解质性能 长链疏水缔合单体 溶液聚合 反相乳液聚合
年,卷(期) 2003,(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73-777
页数 5页 分类号 O631
字数 335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0518.2003.08.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翁志学 浙江大学材料化工学院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研究所 211 2670 28.0 40.0
2 赵军子 浙江科技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系 12 73 4.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19)
二级引证文献  (43)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3(1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4(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6(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聚丙烯酸盐增稠剂
耐电解质性能
长链疏水缔合单体
溶液聚合
反相乳液聚合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应用化学
月刊
1000-0518
22-1128/O6
大16开
长春市人民大街5625号
8-184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741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4690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