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晶状体囊袋内注射透明质酸酶联合囊膜抛光是否可预防兔眼后囊膜混浊及其眼内应用的安全性.方法:将40只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均进行超声乳化晶状体吸除联合囊袋内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分别采用不抛光不用透明质酸酶、抛光不用透明质酸酶、水分离和抛光囊膜时用进口透明质酸酶和用国产透明质酸酶的方法.手术后不同时期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术后3个月对每组5只兔眼的后囊膜混浊进行分级,并作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术后3个月经秩和检验第1、2组的后囊膜混浊发生率与第3、4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第3组与第4组、第1组与第2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说明透明质酸酶联合抛光可以降低兔眼后囊膜混浊的发生率,而且进口与国产透明质酸酶同样有效.术后病理学检查提示抛光用联合囊袋内注射组术后残留的晶状体上皮细胞最少,而且该组的Soemmering环、Elschnig小体和后囊膜上的细胞都比较少,出现晚,眼内其它组织未受损害.结论:晶状体囊袋内注射透明质酸酶联合囊膜抛光可以预防兔眼后囊膜混浊的发生,而且眼内应用安全.
推荐文章
囊袋法兔晶状体上皮细胞体外培养及超微结构观察
晶状体,上皮细胞
后囊混浊
囊袋模型
培养
晶状体囊外摘出术后皮质残留的实验研究
晶状体囊外摘出术
皮质残留
动物,实验
晶状体囊袋张力环在预防后囊膜混浊中的应用
囊袋张力环
后囊膜混浊
白内障摘出术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晶状体囊袋模型体外培养观察后囊膜混浊
晶状体上皮细胞
后发性白内障
晶状体囊袋模型
体外培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晶状体囊膜抛光联合囊袋内注射透明质酸酶预防兔眼后囊膜混浊
来源期刊 南通医学院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白内障后囊膜混浊 透明质酸酶 晶状体 上皮细胞
年,卷(期) 2003,(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11,15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76.1
字数 287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7887.2003.01.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管怀进 南通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 30 178 9.0 12.0
2 吴坚 南通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 10 38 5.0 5.0
3 龚启荣 南通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 14 115 6.0 10.0
4 朱蓉嵘 南通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 10 86 5.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白内障后囊膜混浊
透明质酸酶
晶状体
上皮细胞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双月刊
1674-7887
32-1807/R
大16开
江苏省南通市启秀路19号
28-157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751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456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