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抗癌口服液体外对胃癌MGC-803细胞株的诱导凋亡作用的可能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通过倒置显微镜、HE染色、扫描电镜技术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测用药前后凋亡相关基因Bcl-2、P53、Fas的表达改变,探讨该中药在体外对MGC-803胃癌细胞株的抗增殖及诱导凋亡作用的可能机制.结果(1)光镜及电镜观察结果表明,抗癌口服液(终浓度为50μg/ml)作用于MGC-803胃癌细胞24h后,可见胞核固缩、胞核碎裂、凋亡小体形成等凋亡形态学变化;还可见细胞膜破裂等的细胞坏死的形态学变化.(2)免疫组化结果表明,用药前后凋亡相关基因Bcl-2、p53、Fas均有显著性改变(P<0.001).结论抗癌口服液在体外对人MGC-803胃癌细胞株有显著性抗增殖及诱导凋亡作用,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可能分子生物学机制是通过凋亡相关基因Bcl-2、p53、Fas的表达改变有关.本实验结果为抗癌口服液的临床应用及深入研究提供了理论及实验依据.
推荐文章
硫酸右旋糖苷对人胃癌MGC-803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胃肿瘤
细胞系,肿瘤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Zeste同源蛋白2增强子
硫酸右旋糖苷
二十碳五烯酸与表阿霉素联合应用对人胃癌细胞株MGC-803的作用
二十碳五烯酸
表阿霉素
药物疗法
联合
流式细胞术
体外研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抗癌口服液体外对人胃癌MGC-803细胞株凋亡相关基因作用的研究
来源期刊 中华综合临床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抗癌口服液 MGC-803胃癌细胞株 细胞凋亡 Bcl-2蛋白 p53蛋白 Fas抗原
年,卷(期) 2003,(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15
页数 2页 分类号 R9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孙抒 延边大学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55 271 9.0 14.0
2 金哲 延边大学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11 32 3.0 5.0
3 孙百研 延边大学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2 0 0.0 0.0
4 李雪梅 延边大学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2 2 1.0 1.0
5 许相范 延边大学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2)
共引文献  (87)
参考文献  (1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1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1(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3(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6(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7(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8(1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抗癌口服液
MGC-803胃癌细胞株
细胞凋亡
Bcl-2蛋白
p53蛋白
Fas抗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综合临床医学
月刊
1728-7324
98-4135/R
山东梁山人民中路20号0620668信箱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46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50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