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建立基因芯片检测HBVDNA聚合酶区基因多态性.方法:PCR扩增HBVDNAP区nt455~796片断,与预制的基因芯片杂交,运用激光共聚焦荧光检测系统扫描芯片分析基因突变类型.结果:芯片检测HBVDNAP区变异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准确性;初步应用显示:慢性乙肝组nt528和nt552位点突变率分别为8.6%和9.6%,而无症状肝炎组和重症肝炎组突变率均为0;拉米夫定治疗组与非拉米夫定治疗组比较,nt528突变率分别为10.5%和8.1%,nt552突变率分别为15.8%和8.1%.结论:HBV DNA聚合酶区基因多态性分布与病情轻重无关,而与病程慢性迁延有关;拉米夫定在耐药突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基因芯片检测乙肝患者耐药基因有其临床应用价值.
推荐文章
基因芯片联合检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相关基因的多态性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基因多态性
Logistic分析
芯片检测HBV DNA聚合酶区基因突变及其临床应用
DNA芯片
乙型肝炎病毒
基因多态性
杂交
Real-time PCR、焦磷酸测序及基因芯片快速检测ALDH2?2基因多态性
ALDH2
多态性
焦磷酸测序
Real-time PCR
基因芯片
PCR基因芯片
基因芯片
基因表达
聚合酶链反应
克隆,分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因芯片检测HBV DNA聚合酶区基因多态性
来源期刊 交通医学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DNA芯片 乙型肝炎病毒 基因多态性 杂交
年,卷(期) 2003,(6)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18-620
页数 3页 分类号 Q783.2
字数 224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2440.2003.06.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建龙 中国科学院上海信息与微系统研究所 140 1166 18.0 26.0
2 王惠民 60 307 10.0 14.0
3 张冬雷 27 96 6.0 9.0
4 吴月平 37 93 4.0 8.0
5 马达 19 63 5.0 7.0
6 孙承龙 11 30 3.0 5.0
7 王跃国 14 85 4.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9)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DNA芯片
乙型肝炎病毒
基因多态性
杂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交通医学
双月刊
1006-2440
32-1412/R
大16开
江苏省南通市启秀路19号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221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490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