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公司保留此次活动的最终解释权。”这样的字眼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种商业广告中。从经营者的角度,为了避免消费者对其广告内容和活动细节产生误解而特设一句“最终解释权”的提示性语言本无可厚非,并且若经营者给出的“最终解释”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合情合理,这个“最终解释”也是可以接受的。可事实上,“最终解释权”正在变为许多不良商家为攫取利益而为消费者铺设的新的消费陷阱。因为面对这乍听起来挺有道理的“解释”,一旦发生纠纷,许多消费者都只能受了委屈却无处说理。即使有消费者在纠纷中觉得经营者的“解释”不对,一般也很少与之较真儿。其实,这种文字游戏最终害的是商家自己,因为消费者总是青睐讲究诚信的商家。
推荐文章
“最终解释权”商家的霸道
最终解释权
商家
“霸王条款”
《河南日报》
消费者协会
不公平条款
洛阳市
限期整改
论我国法律解释权立法的现状和问题
法律解释权
法律解释权立法
法律解释实践
检察机关之刑事司法解释权存废问题探讨
刑事司法解释体制
规范性司法解释
检察解释
检察权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你也有“最终解释权”
来源期刊 江苏经济 学科 经济
关键词 最终解释权 商业广告 消费者权益 《合同法》 经济纠纷 消费方式
年,卷(期) 2003,(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0-81
页数 2页 分类号 F713.8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肖玉峰 3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最终解释权
商业广告
消费者权益
《合同法》
经济纠纷
消费方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江苏经济
月刊
1005-3999
32-1029/F
南京市北京西路120号
出版文献量(篇)
1400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