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将有机相和水相分别灌入双通道玻璃微米管θ管中的一个管中, 利用θ管表面的亲水特征, 在灌有有机相的微米管口附近形成微-液/液界面. 利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电荷在这种微-液/液界面上的转移反应, 包括简单离子(四甲基铵离子TMA+)转移、加速离子转移(DB18C6加速K+离子)和电子转移(二茂铁/铁氰化钾+亚铁氰化钾体系)反应过程. 结果表明, 这种双通道微米管所得到的微-液/液界面具有不对称扩散场的特性. 此装置是目前最简单的可用于研究液/液界面上的电荷转移反应的装置之一, 即所谓的可进行"无溶液"液/液界面电化学及电分析化学研究的装置.
推荐文章
分子内电荷转移化合物的合成
苯酚
偶氮化合物
分子内电荷转移
合成
微通道内液滴成型的模拟研究
微通道
液滴成型
多相流
黏度
Sn/Ni液/固扩散偶的界面反应
扩散偶
界面反应
最大驱动力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双通道微米管支撑的微-液/液界面上电荷转移反应的研究
来源期刊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双通道微米管 微-液/液界面 电荷转移 循环伏安法
年,卷(期) 2003,(10)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34-1837
页数 4页 分类号 O646
字数 267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251-0790.2003.10.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勇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52 4136 36.0 53.0
2 邵元华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10 108 5.0 10.0
3 苏彬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4 14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双通道微米管
微-液/液界面
电荷转移
循环伏安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月刊
0251-0790
22-1131/O6
大16开
长春市吉林大学南湖校区
12-40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695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133912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