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背景:随着镁离子对缺血性脑损伤治疗的研究进展,人们越来越重视镁对缺血性脑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镁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已有报道,但对脑梗死患者诱发电位的研究国内外报道较少.目的:通过研究镁剂对脑梗死患者体感诱发电位的影响,证实镁剂的脑保护作用.设计:以诊断为依据的病例对照研究.地点和对象:选择2000-01/2001-12在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确诊脑梗死患者60例,分为治疗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36~72岁,平均(62±4)岁.病变部位:基底核区18例,放射冠区8例,大脑半球4例.对照组30例,男15例,女15例;年龄37~75岁,平均(63±5)岁.病变部位:基底核区16例,放射冠区9例,大脑半球5例.方法:治疗组均在12 h内应用250 g/L硫酸镁20 mL静滴,1次/d,连用7 d,14 d后进行前后体感诱发电位的比较.对照组除不用硫酸镁外,其余治疗均同治疗组.主要观察指标:体感诱发电位反应形式,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组体感诱发电位治疗前后变化显著且逐渐好转.治疗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2.60±5.31,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7.41±4.35,差异有显著意义(t=4.141,P<0.01);对照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2.80±7.01,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2.80±5.37,差异有显著意义(t=2.99,P<0.05).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降低,但治疗组较对照组减少更明显.结论:镁剂对脑梗死患者体感诱发电位的好转有显著影响,说明镁剂有明显的脑保护作用.
推荐文章
不同针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体感诱发电位的影响
脑梗死
针刺
诱发电位
电针
头针
鍉针
针刺委中穴对脑梗死后患者坐骨神经体感诱发电位的影响
针刺
委中穴
脑梗死
体感诱发电位
坐骨神经
体感诱发电位检查对脑梗死的意义
体感诱发电位检查
脑梗死
脑栓塞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镁剂对脑梗死患者体感诱发电位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临床康复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脑梗死/药物疗法 镁/治疗应用 诱发电位
年,卷(期) 2004,(10)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80-1981
页数 2页 分类号 R743
字数 135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673-8225.2004.10.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常立国 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10 20 3.0 4.0
2 安学林 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8 13 2.0 3.0
3 王广诗 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4 0 0.0 0.0
4 张延俊 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3 0 0.0 0.0
5 杨雁北 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5 0 0.0 0.0
6 戴景存 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3 3 1.0 1.0
7 郭洪志 山东省齐鲁医院神经内科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脑梗死/药物疗法
镁/治疗应用
诱发电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旬刊
2095-4344
21-1581/R
大16开
沈阳浑南新区10002信箱
8-584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677
总下载数(次)
80
总被引数(次)
33746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