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免疫组化技术中3种抗原加热修复方法的效果.方法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五种单克隆抗体,分别使用水煮法、微波法、高压法修复抗原,从中选出最佳修复方法.结果单克隆抗体BCL-2,BAX,P53,BDNF,VEGF在2种修复液中显色结果相同或相似,而高压法明显优于微波法及水煮法;P53在Tris-EDTA(pH9.0)修复液中效果明显优于柠檬酸盐缓冲液(pH6.0).结论 Tris-EDTA(pH9.0)高压法的实验重现性与染色强度均优于微波法及水煮法.
推荐文章
不同的抗原修复液和修复方法对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的影响
免疫组织化学
抗原修复
高温高压修复
核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时抗原修复方法的选择
核受体
免疫组织化学
抗原修复
手指背侧皮肤缺损不同修复方法的比较
尺动脉腕上穿支微型游离皮瓣
手背逆行岛状皮瓣
手指背侧皮肤缺损
临床疗效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热抗原修复方法的比较
来源期刊 锦州医学院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抗原修复 免疫组化
年,卷(期) 2004,(4)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31
页数 3页 分类号 R392.7
字数 246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0424.2004.04.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包翠芬 锦州医学院科学实验中心 21 160 8.0 12.0
2 苏玉虹 锦州医学院科学实验中心 41 429 13.0 19.0
3 包翠芳 8 20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抗原修复
免疫组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双月刊
1674-0424
21-1606/R
大16开
辽宁省锦州市松坡路3段40号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838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409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