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许多美国人首次听说“脏弹”是在2002年6月10日,当时司法部长约翰·阿什克劳夫特宣布逮捕约斯·帕迪拉,罪名是企图引爆一个装有高爆炸药和强辐射性物质的装置。在那次讲话中,司法部长使用了如下定义:“引爆一颗放射性‘脏弹’要先引爆一颗普通炸弹,它不仅可以炸死附近的人,而且可以散布对人体有严重危害的放射性物质,并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推荐文章
地铁站内脏弹爆炸烟团扩散的仿真研究
脏弹
烟团扩散
DPM
颗粒物
脏弹爆炸事件后果评估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脏弹
粒径
干沉积速率
重气
源项
扩散
基于随机游走方法模拟计算脏弹袭击后的放射性剂量分布
脏弹
随机游走
大气扩散
稳定度扩散等级
放射性烟团
透视条件的反求
透视
投影
站点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透视“脏弹”的威胁
来源期刊 世界安全丛书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脏弹” 高爆炸药 强辐射 放射性物质
年,卷(期) 2004,(7)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2-35
页数 4页 分类号 TJ414.9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脏弹”
高爆炸药
强辐射
放射性物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世界安全丛书
月刊
北京市东城区干面胡同51号
出版文献量(篇)
173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