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借用"隐形的译者"这一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十分重视,而传统翻译理论及翻译实践与技巧研究则很少涉及的翻译现象,通过对1972年尼克松访华讲话翻译中的几个有趣问题的分析讨论,说明当时的翻译对尼克松的形象已经做了"中国化"处理,这是因为翻译中所遇到的文化传统与意识形态的差异被隐藏在利用语言转换技巧使译文趋于自然归化的背后,如果不特别留意则很难发现;这种对文化差异进行"隐形"处理的翻译表面上似乎是译者所运用翻译技巧的附带结果,但实际上却是译者在一定意图指引下所做的特殊选择,是无形中受到了翻译目标语传统文化的制约和社会意识形态这只看不见的手的操纵的必然结果.有高度文化差异意识的翻译实践者、研究者与翻译教师都应该能够发现这种使差异悄然隐形的语言转换,而且有责任将其揭露出来,使译文读者在目标语中看到"他者"的面目,从而发挥翻译的文化互动功能,促进本族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推荐文章
全球化:美国的战略,中国的陷阱?
美国总统
全球化
中国
经济恢复
公司所得税
经济理念
政府干预
社会福利
影响世界的美国总统们
美国总统
世界
有限权力
霸权国家
专制君主
30年代
决策过程
美国国会
论禅茶与佛教中国化之关系
禅茶
佛教
中国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是谁准备了这盛大的晚宴?--"隐形的译者"与"中国化"的美国前总统尼克松
来源期刊 中国翻译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隐形的译者 "中国化的"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
年,卷(期) 2004,(6) 所属期刊栏目 翻译评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3-57
页数 5页 分类号 H059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杜争鸣 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12 49 4.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9)
共引文献  (326)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隐形的译者
"中国化的"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翻译
双月刊
1000-873X
11-1354/H
16开
北京阜外百万庄大街24号
2-471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66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10491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