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1998-2003年,采用问卷调查、走访居民、夜间灯光照射计数等方法,对可能有野生扬子鳄(Alligator sinensis)分布的安徽省、浙江省和江苏省的45个地点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目前野生扬子鳄呈点状分布在至少23个地点,个体总数约120条,主要集中分布在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通过连续调查和对比分析表明:自20世纪50年代扬子鳄数量急剧下降(从5000-6000条下降为120条),但1998年至今其数量保持相对稳定(120条),种群的致危因素主要是栖息地破坏、人为捕杀、环境污染、自然灾害、繁殖力低等.在不同时期导致数量下降的因素不同: 1950-1990年间,主要是由于栖息地丧失、人为捕杀等;目前的主要致危因素是缺乏适宜的自然栖息地,环境污染和遗传多样性丧失是潜在的致危因素.旱灾对野生扬子鳄生存的影响并不明显.
推荐文章
野生扬子鳄冬眠实况两例
扬子鳄
冬眠
洞穴结构
温度
浙江长兴扬子鳄种群遗传多样性研究
扬子鳄
遗传多样性
微卫星
浙江长兴扬子鳄保护区扬子鳄巢位生境调查研究
扬子鳄
巢位生境
巢温度
繁殖行为
扬子鳄性别定向的全自动孵化
扬子鳄
性比
人工孵化
性别定向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野生扬子鳄种群动态变化及致危因素
来源期刊 生物多样性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野生扬子鳄 种群动态 保护 栖息地
年,卷(期) 2004,(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24-332
页数 9页 分类号 Q958
字数 514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5-0094.2004.03.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丁由中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6 280 8.0 16.0
2 王小明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123 2382 29.0 4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5)
同被引文献  (35)
二级引证文献  (43)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7(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08(9)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9(8)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0(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2(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野生扬子鳄
种群动态
保护
栖息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物多样性
月刊
1005-0094
11-3247/Q
大16开
北京香山南辛村20号
82-858
199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37
总下载数(次)
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