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关于古代中国气候方面的研究成果颇丰,但方法上仍有不尽人意之处.梅花、柑橘等与人类行为密切相关的生物物种,被过分强调,而特殊小气候下的个别现象往往被放大为普通规律.相反,对雨雪霜等物理现象关注不足.经常有意无意地以冬季温度来代表全年温度,而忽略了其他三个季节;对史料的理解过于片面,在作气候对比时出现标准的游移变换,论据与结论之间缺乏严密的逻辑必然性,运用理论时亦有随心所欲之处.这些似乎可以归结为"以论带史"所致.
推荐文章
基于二元水循环的黄淮海平原耕地水源涵养功能研究
水源涵养功能
二元水循环
耕地
黄淮海平原
黄淮海地区干旱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相对湿润度
干旱
季节
冬小麦
气候变化
黄淮海
黄淮海流域近50年气候分区时空演变特征
黄淮海流域
干燥度指数
时空演变
气候分区
极端高温对黄淮海平原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极端高温
冬小麦产量
一阶差分法
黄淮海平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关于古代气候研究的几点思考--以《黄淮海平原北宋至元中叶的气候冷暖状况》为例
来源期刊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学科 历史
关键词 宋代 气候 冷暖状况 史料
年,卷(期) 2004,(2) 所属期刊栏目 学术争鸣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6-142
页数 7页 分类号 K2
字数 1055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5205.2004.02.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治乐 武汉大学历史系 12 36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
197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宋代
气候
冷暖状况
史料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季刊
1001-5205
61-1027/K
大16开
陕西师范大学校内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37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858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