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游离脂肪酸(FFA)、胰岛素(Ins)、葡萄糖(G1u)及其共同作用时对血管内皮细胞(VEC)的影响. 方法用MTT法测定经FFA、Ins、Glu处理后脐静脉内皮细胞的活力,用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膜联蛋白V/碘化丙啶(annexin V-GFP/PI)双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或死亡率.结果 (1)生理浓度(100μmol/L)的软脂酸(PA)作用于细胞72 h,与空白对照组(对照组)相比,细胞的存活率降低了(18.7±5.8)%,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2)高浓度的Ins(50 U/L)可使细胞生存率增加(36.8±4.6)%,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3)50 U/LIns+400μmol/LPA组细胞的生存率较400 μmol/L PA组增加(28±3.2)%(P<0.05).(4)22.2 mmol/lGlu+400 μtmol/LPA组细胞生存率较PA组减少了(21±7.2)%(P<0.05).(5)22.2 mmol/LGlu +400μmol/LPA+50 U/LIns组生存率较22.2 mmol/LGlu+400 μmol/LPA组增加了(17.6±2.3)%(P<0.05).(6)Glu致VEC的损伤以引起细胞凋亡为主,而FFA以引起细胞非凋亡性的死亡为主. 结论 PA对血管VEC的毒性作用远远大于Glu,Ins本身对血管VEC有保护作用,Glu 可加重PA对VEC的毒性作用.
推荐文章
葡萄糖和胰岛素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分泌水平的影响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
葡萄糖
胰岛素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胰岛素抵抗细胞模型的建立
脐静脉内皮细胞
胰岛素抵抗
细胞活性
细胞模型
组织构建
胰岛素和葡萄糖对缺氧血管内皮细胞分泌tPA和PAI-1抗原的影响
胰岛素
葡萄糖
内皮细胞
纤溶酶原激活剂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
葡萄糖和胰岛素同时灌注对奶山羊乳脂合成的影响
乳脂
乳脂降低
胰岛素
葡萄糖
奶山羊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游离脂肪酸和胰岛素及葡萄糖对脐静脉内皮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
来源期刊 中华糖尿病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游离脂肪酸 葡萄糖 胰岛素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年,卷(期) 2004,(2)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1-135
页数 5页 分类号 R587
字数 415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6-6187.2004.02.016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23)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8(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游离脂肪酸
葡萄糖
胰岛素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糖尿病杂志
月刊
1006-6187
11-5449/R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大红罗厂街1号
82-623
199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302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6618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