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二步法合成聚酰亚胺的固相热环化过程,采用改进的自动电位滴定法和GPC测定了反应的剩余聚酰胺酸含量及相对分子质量随反应时间及反应温度的变化.结果表明:聚合物平均相对分子质量随热处理时间和温度的增加而逐步增大,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指数则呈现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聚合物剩余聚酰胺酸的质量分数随热处理时间增加而逐渐降低,并出现初期的快速和后期的慢速2个阶段.提高热处理温度,则环化速率明显增大,环化程度亦增大.采用两步一级动力学模型关联并得到了2个阶段的热环化动力学参数,快速和慢速阶段的活化能较为接近,而指前因子和过渡熵相差较大.
推荐文章
电位滴定法测定聚甲酚磺醛栓的含量
聚甲酚磺醛
含量测定
电位滴定
电位滴定法在聚酰亚胺合成中的应用
电位滴定法
聚酰胺酸
聚酰亚胺
自动电位滴定法与手动滴定法测定药品含量的比较
自动电位滴定法
手动滴定法
含量
电位滴定法测定卷烟纸灰分
卷烟纸
灰分
电位滴定法
指示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电位滴定法测定聚酰胺酸固相热环化动力学
来源期刊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聚酰胺酸 热亚胺化动力学 电位滴定法
年,卷(期) 2004,(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17
页数 4页 分类号 TQ323.7
字数 248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7627.2004.04.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晓东 南京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100 885 18.0 23.0
2 黄培 南京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138 1496 21.0 29.0
3 时钧 南京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60 1027 19.0 30.0
4 刘芳 南京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11 46 4.0 6.0
5 程茹 南京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15 153 7.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15)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聚酰胺酸
热亚胺化动力学
电位滴定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671-7627
32-1670/N
大16开
南京市浦珠南路30号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82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2430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