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魏晋玄学时期,向秀、郭象以"各适其性"注庄子"逍遥遊",虽在当时产生较大影响,但终被支遁"逍遥义"所取代.因为支遁以"乘天地之正"诠释逍遥,正好与庄子"逍遥"本义相合.逍遥遊是庄子理想人格"至人"的精神状态.必须从主观上消除小大、是非、贵贱乃至物我等对立观念,才能实现精神的自由,达到"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遊无穷"的精神境界.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庄子"逍遥遊"浅析
来源期刊 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学科 哲学
关键词 道家 庄子 逍遥 至人无己 精神境界
年,卷(期) 2004,(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10
页数 5页 分类号 B223.5
字数 630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7648.2004.01.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任文召 北京广播电视大学文法部 4 6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道家
庄子
逍遥
至人无己
精神境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开放学习研究
双月刊
1008-7648
10-1386/G4
大16开
海淀区皂君庙甲4号
199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38
总下载数(次)
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