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西北药学杂志       
摘要:
目的对栽培甘草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溶剂法和色谱法分离化合物,光谱鉴定其结构.结果分离得到7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异甘草素(isoliquiritigentin)(Ⅰ),刺甘草查尔酮(echinatin)(Ⅱ),甘草查尔酮B(licochlcone B)(Ⅲ),甘草素(liquiritigenin)(Ⅳ),4′,7-二羟基黄酮(4′,7-dihydroxyflavone)(Ⅴ),甘草苷(liquiritin)(Ⅵ),异甘草苷(isoliquiritin)(Ⅶ).结论7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栽培甘草中得到.
推荐文章
甘草药渣中黄酮类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甘草
药渣
黄酮
抗氧化活性
DPPH自由基
酪氨酸酶
三七中黄酮类成分的研究进展
三七
黄酮类成分
研究进展
杭白菊中黄酮类成分的提取动力学研究
杭白菊
黄酮类成分
提取
动力学
单因素试验结合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优化甘草中黄酮类成分的提取工艺
甘草
黄酮类成分
芹糖甘草苷
甘草苷
芹糖异甘草苷
芒柄花苷
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
提取工艺
优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栽培甘草中黄酮类成分的研究
来源期刊 西北药学杂志 学科
关键词 栽培甘草 黄酮 化学成分
年,卷(期) 2004,(6) 所属期刊栏目 中药及天然药物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2-253
页数 2页 分类号 R284.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2407.2004.06.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英华 22 227 9.0 14.0
2 窦德强 沈阳药科大学中药学院 35 946 19.0 30.0
3 陈英杰 沈阳药科大学中药学院 44 1308 22.0 35.0
4 裴玉萍 沈阳药科大学中药学院 22 495 13.0 22.0
5 白虹 沈阳药科大学中药学院 4 110 4.0 4.0
6 邢世瑞 4 63 4.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8)
同被引文献  (83)
二级引证文献  (169)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8(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9(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1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4(14)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5(2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16(2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3)
2017(2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3)
2018(2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4)
2019(3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3)
2020(1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栽培甘草
黄酮
化学成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北药学杂志
双月刊
1004-2407
61-1108/R
大16开
西安市雁塔西路76号西安交通大学(医学校区)《西北药学杂志》编辑部,
1986-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378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191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