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虚词,古代称“虚字”,是指名词动词形容词之外,本身并不具有独立意义而必须依附于其他词才能有其意味的词④。古人重辞章之学,对实词和虚词的表达功能有深刻的认识。《论语》日:“出辞气,斯远鄙倍矣。”提出了“辞气”问题,虽然孔子指的仅是君子的一种神态要求,而清代的刘大槐却分析说:“上古文字初开,实字多,虚字少。典谟训诰,何等简奥,然文法自是未备。至孔子时,虚字皆备,作者神态毕出。”②刘氏所论,是从文法要求的角度,指出了虚字与作者神态之间的关系,初步涉及虚词的表情功能。清代的蒋兆兰说:
推荐文章
深情缅邈的悲怆美--论李商隐咏史诗的艺术成就
李商隐
咏史诗
深情缅邈
悲怆美
深情缅邈的悲怆美--论李商隐咏史诗的艺术成就
李商隐
咏史诗
深情缅邈
悲怆美
论塞尚及其艺术成就
塞尚
绘画艺术
几何形
颜色凸现
结构秩序
今敏的艺术成就及其成因探析
今敏
艺术成就
个人因素
外部因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李商隐近体诗虚词艺术成就
来源期刊 东方丛刊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李商隐 近体诗 虚词 艺术风格 情感表达
年,卷(期) 2004,(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2-231
页数 10页 分类号 I207.2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振华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101 92 5.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李商隐
近体诗
虚词
艺术风格
情感表达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东方丛刊
季刊
大32开
桂林市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东方丛刊>编辑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67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73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