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在系统总结现有资料的基础上,运用板块构造理论和现代造山带研究方法,通过野外工作,指出襄樊~广济断裂(带)是由多条不同时期断裂组成的复合断裂带,它包括早期(印支~燕山期)由北向南的逆冲构造和晚期(喜马拉雅期)由南向北的逆冲推构造.从全新的角度对襄樊~广济断裂(带)的属性进行了认定,为该区的地质构造乃至于中国中央山系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推荐文章
襄樊-广济断裂湖北段构造特征研究
构造体系
喜马拉雅期
地表分界线
构造叠加
襄樊-广济断裂
秦岭-大别造山带南缘
湖北襄樊-广济断裂第四纪活动特征初步探讨
襄樊-广济断裂
第四纪
断裂活动性
地震活动
ESR、TL测年
襄樊-广济断裂西段三里岗-三阳构造混杂岩带构造变形与演化
构造混杂岩带
构造变形
韧性剪切带
襄樊-广济断裂
南秦岭微陆块
矿区水文地质概况及断裂构造地质特征探析
矿区水文地质
富水性
断裂构造
接触变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襄樊~广济断裂构造地质特征及发展演化
来源期刊 资源环境与工程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襄樊~广济断裂(带) 地质构造特征
年,卷(期) 2004,(z1) 所属期刊栏目 区域地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21,36
页数 6页 分类号 P542+.3
字数 458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1211.2004.z1.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邓乾忠 湖北省地质调查院区调遥感所 14 58 5.0 7.0
2 彭练红 湖北省地质调查院区调遥感所 2 30 2.0 2.0
3 陈林 湖北省地质调查院区调遥感所 1 6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46)
二级引证文献  (3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7(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9(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襄樊~广济断裂(带)
地质构造特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资源环境与工程
季刊
1671-1211
42-1736/X
大16开
湖北省武汉市古田五路9号
38-332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667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090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