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营养物质及支持途径对肠道缺血再灌注大鼠肠屏障功能和细菌易位的影响.方法 60只雄性 SD大鼠建立肠道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成普通肠外营养组 (PN),富含谷氨酰胺的肠外营养组 (G-PN),普通肠内营养组 (EN)及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组 (IEN).从术后第 1天起连续营养支持 7 d,各组等氮、等热卡.观察肠道形态学、肠道黏膜通透性、肠道细菌易位情况和血浆内毒素水平及肠道免疫功能检测.结果 PN组肠黏膜明显萎缩,其绒毛高度、黏膜厚度、隐窝深度及绒毛表面积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 P< 0.05);其肠黏膜通透性及内毒素值显著高于其他各组 (P< 0.05),细菌易位率( 100%)明显高于其他各组( G-PN组 60.0%, EN组 33.3%, IEN组 20.0%). PN组 CD4+ T淋巴细胞和 IgA+浆细胞分布显著低于其他各组 (P< 0.01).结论 EN在维护肠黏膜屏障功能、防止细菌及内毒素易位方面优于 PN.免疫增强型 EN在维护肠黏膜屏障、改善肠道免疫功能、防止细菌易位方面作用优于普通 EN.
推荐文章
肠功能恢复汤对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肠黏膜屏障的影响
肠功能恢复汤
肠缺血-再灌注损伤
肠黏膜屏障
膳食纤维肠内营养对全肠道缺血再灌注大鼠肠屏障功能的影响
再灌注损伤
膳食纤维肠
屏障功能
肠内营养
凉膈散对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肠道的保护作用
凉膈散
再灌注损伤
肠黏膜
乳酸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细胞凋亡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营养方式对肠道缺血再灌注大鼠肠屏障功能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 通透性 细菌易位 肠外营养 肠内营养 免疫营养
年,卷(期) 2004,(6)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99-502
页数 4页 分类号 R4
字数 312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671-0274.2004.06.024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20)
二级引证文献  (58)
198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2(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3(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5(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6(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缺血再灌注
通透性
细菌易位
肠外营养
肠内营养
免疫营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月刊
1671-0274
44-1530/R
16开
广州市员村二横路26号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内
46-185
199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251
总下载数(次)
19
总被引数(次)
5707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