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根据随变质作用增强而出现的特征变质矿物及矿物组合,对赣中变质岩带重新划分出五个变质带,由低到高依次为绢云母-绿泥石带、黑云母带、铁铝榴石带、十字石带、夕线石带.在对各变质带变质矿物进行详细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石榴石-黑云母(Gt-Bi)、斜长石-角闪石(PI-Hb)、石榴石-十字石(Gt-St)、石榴石-角闪石(Gt-Hb)、石榴石-斜长石-夕线石-石英(Gt-P1-Si1-Q)、石榴石-斜长石-黑云母-白云母(Gt-Pl-Bi-Mu)等多种地质温压计确定了各变质带的形成温度、压力,绢云母-绿泥石带的形成温度为250~350℃,压力为0.25~0.35GPa;黑云母带的形成温度为350~450℃±,压力为0.25~0.40GPa士;铁铝榴石带的形成温度为450~550℃±,压力为0.40~0.600Pa±;十字石带的形成温度为550~600℃±,压力为0.50~0.60GPa±;夕线石带的形成温度为600~650℃±,压力为0.55~0.65GPa±,赣中变质岩带峰期变质作用已达到角闪岩相.
推荐文章
赣中变质岩带变质流体地球化学特征与流体来源
变质岩
混合岩
流体
包裹体
C、H、O同位素
赣中变质岩带
桐柏杂岩中印支期变质岩包体的变质作用
桐柏杂岩
变质作用
高角闪岩相
印支期
变质岩储层优势岩性测井解释
测井解释
变质岩
岩性识别
裂缝识别
有效性
赣中变质岩带的矿物化学特征及其P-T轨迹的构造意义
区域动力热变质作用
矿物化学
P-T轨迹
构造环境
赣中变质岩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赣中变质岩带变质带的重新划分及变质作用P-T条件的确定
来源期刊 化工矿产地质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递增变质带 变质矿物 地质温压计 赣中变质岩带
年,卷(期) 2004,(2) 所属期刊栏目 地质·矿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5-75
页数 11页 分类号 P595
字数 631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5296.2004.02.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胡恭任 华侨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175 2091 26.0 35.0
3 于瑞莲 华侨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155 1922 25.0 3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2)
197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递增变质带
变质矿物
地质温压计
赣中变质岩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化工矿产地质
季刊
1006-5296
13-1190/P
大16开
河北省涿州市范阳路72号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15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6279
相关基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Fujian Province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fjinfo.gov.cn/fz/zrjj.htm
项目类型:重大项目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