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方法对41例APL初治患儿进行临床分析,男23例,女18例,中位年龄12(3~18)岁.27例进行了遗传学和PML/RARα融合基因检测.38例患儿进行了免疫分型.诱导及维持治疗全部应用维甲酸;采用HA/D/MA方案强化治疗.结果临床及实验室特征:贫血31/41例,出血23/41例,发热19/41例,肝肿大4/41例,脾肿大3/41例,淋巴结肿大6/41例;Hb73(30~110)g/L;WBC 2.9(1.1~90)×109/L;BPC40(14~125)×109/L.27例进行细胞遗传学分析,t(15;17)(q22,q12)者17例,同时检测PML/RARα融合基因16例为阳性:10例为正常核型,而PML/RARα融合基因10例均为阳性.38例患儿免疫分型共同特征表现为CD9、CD13、CD33高表达,而HLA-DR及CD34为阴性.临床疗效:维甲酸治疗的完全缓解(CR)率为89.76%(36/41).3年无复发生存率95%(19/20).结论APL的临床表现以贫血、出血、发热为主要特征.免疫分型的共同特征为CD9、CD13、CD33高表达,而HLA-DR及CD34为阴性.APL的形态学诊断与PML/Rara融合基因及染色体的符合率分别为96.3%(26/27)和63%(17/27).维甲酸诱导、维持治疗联合定期强化治疗远期疗效较好.
推荐文章
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疗后转型一例
白血病,早幼粒细胞,急性
白血病,单核细胞
急性
转型
儿童
强直性脊柱炎合并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临床分析--附1例报告
强直性脊柱炎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临床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小儿血液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白血病 早幼粒细胞 急性 儿童
年,卷(期) 2004,(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9-51,61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3
字数 220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5323.2004.02.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玉梅 11 33 4.0 5.0
2 邹尧 14 36 4.0 5.0
3 竺晓凡 53 209 7.0 12.0
4 张丽 37 303 7.0 17.0
5 陈晓娟 15 56 5.0 6.0
6 王书春 7 18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14)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24)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白血病
早幼粒细胞
急性
儿童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双月刊
1673-5323
11-5466/R
大16开
北京朝阳区樱花东街2号中日友好医院内
82-794
199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91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701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