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四川云南松切梢小蠹发生有代表性的云南松林中采用漏斗状诱捕器和饵木堆在切梢小蠹梢转干高峰期,在目测踏查无切梢小蠹发生危害和切梢小蠹发生危害轻两种不同发生程度的云南松林分中使用漏斗状诱捕器和饵木堆两种方法对切梢小蠹是否发生、发生危害程度能进行有效的监测,两种方式的监测有效率均达100%.在无切梢小蠹发生危害和切梢小蠹发生危害轻的两种云南松林分中诱捕器监测准确率分别达70%和60%以上,监测有效半径为30 m,安置方式为每35 m×35 m置漏斗状诱捕器3套;饵木监测准确率分别达80%和70%以上,监测有效半径为20 m,安置方式为每30 m×30 m置饵木堆3堆,每堆12根饵木按#字型排立.两种方式的监测效果均高于人工目测踏查法.
推荐文章
云南切梢小蠹蛀食云南松枝梢行为研究
云南切梢小蠹
蛀梢
坑道长度
枝梢直径
侵入孔位置
切梢小蠹蛀食云南松枝梢行为研究
云南松
云南切梢小蠹
横坑切梢小蠹
蛀梢
坑道长度
枝梢直径
侵入孔位置
云南松三种同域共存切梢小蠹梢转干期的空间分布格局
切梢小蠹
云南松
共存
空间分布格局
地统计学
利用云南松挥发性化学物质监测和防治云南纵坑切梢小蠹的研究进展
云南松
云南纵坑切梢小蠹
植物挥发性化学物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四川地区云南松切梢小蠹监测技术研究
来源期刊 四川林业科技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云南松 切梢小蠹 监测
年,卷(期) 2004,(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
页数 6页 分类号 S763.38
字数 448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5508.2004.04.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肖育贵 23 148 7.0 11.0
2 周建华 47 247 8.0 13.0
3 肖银波 31 237 8.0 1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8)
二级引证文献  (16)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2(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云南松
切梢小蠹
监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四川林业科技
双月刊
1003-5508
51-1217/S
大16开
成都星辉西路18号
33512-33
197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25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524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