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中华民国1929年票据法被公认为是一部具有很强前瞻性和可行性的成功立法。其成功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北洋政府时期起草了五部票据法草案,并进行了深入的讨论,这为1929年票据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二是南京政府在起草票据法的时候,吸收了较多专家学者参加立法,避免了'内行起草,外行审稿'而出现的失误。另外,南京政府工商部提交的草案比较完善。三是当时的民间团体(主要是上海银行公会)积极推动票据法立法,为立法活动提供了重要的舆论和智力支持。相比之下,1995年票据立法由于指导思想上的偏差和立法机关的失误,出现了许多重大的原则问题,给审判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和混乱。当前正在进行的民法典立法工作应该吸取这些历史的经验和教训。
推荐文章
民国时期中学教师流动初探
民国时期
教师流动
教师离职
教师流失
民国时期的审计思想与现代借鉴
民国时期
审计思想
现代借鉴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民国时期票据立法活动初探——兼与1995年票据立法比较
来源期刊 私法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中华民国 1929年票据法 立法活动 1995年票据法
年,卷(期) 2004,(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08-327
页数 20页 分类号 D929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松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7 4 1.0 2.0
2 张群 中国社科院法学所 7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中华民国
1929年票据法
立法活动
1995年票据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私法
半年刊
16开
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北京大学理科5号
20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4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72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