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评价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的体内外抗菌活性.方法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两药不同配比对临床分离菌最低抑菌浓度(MIC)值及对产β-内酰胺酶耐药菌感染小鼠的体内保护作用.结果 335株细菌体外实验显示: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2∶1)较哌拉西林钠单用对产酶耐药株的抗菌活性增强1~4倍以上,也增强了哌拉西林钠对革兰阴性菌的抗菌活性.体内试验显示: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2∶1)及其组分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及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2∶1)对产酶的金葡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及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小鼠经静脉注射、皮下注射两种给药途径的体内抗菌作用比较,哌拉西林钠静脉注射单用对四种菌感染小鼠的ED50分别为55.71 mg/kg、6.54 mg/kg、24.09 mg/kg与11.07 mg/kg;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2∶1)者为27.96 mg/kg、2.49 mg/kg、6.75 mg/kg与6.36 mg/kg,分别比哌拉西林钠强2、2.5、3.5与1.8倍.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2∶1)对产酶的革兰阴性菌静脉注射的体内抗菌活性强于对革兰阳性菌者.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2∶1)皮下注射对四种产酶菌感染小鼠的保护作用弱于静脉注射者.结论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对产酶耐药株的抗菌活性强于哌拉西林钠单用,无论静滴或皮下注射,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2∶1)对产酶菌株感染小鼠的ED50明显优于哌拉西林钠单用.静脉注射是临床应用较恰当的给药途径.
推荐文章
注射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4∶1)药动学研究
哌拉西林
舒巴坦
药动学
高效液相色谱法
血清
尿样
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与哌拉西林钠/三唑巴坦注射剂随机单盲对照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的临床评价
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
哌拉西林钠/三唑巴坦
急性细菌性感染
随机单盲对照
不同配比头孢呋辛钠/舒巴坦钠的体外药效学研究
头孢呋辛
舒巴坦
最低抑菌浓度
体外抗菌活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体外、体内药效学研究
来源期刊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哌拉西林/舒巴坦 体外抗菌活性 体内药效学 半数有效量
年,卷(期) 2004,(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89-291
页数 3页 分类号 R978.11
字数 313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173X.2004.02.04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吕晓菊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感染科 205 1902 22.0 33.0
2 俞汝佳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感染科 59 435 12.0 18.0
3 冯萍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感染科 107 622 15.0 21.0
4 陈智鸿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感染科 3 50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67)
二级引证文献  (95)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1(1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2(1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3(1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4(1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5(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6(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7(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哌拉西林/舒巴坦
体外抗菌活性
体内药效学
半数有效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双月刊
1672-173X
51-1644/R
大16开
成都市人民南路三段17号
62-72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493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3555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