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测井技术       
摘要:
基于层状泥质与分散泥质砂岩的并联导电,而分散泥质砂岩导电性等效于分散粘土和地层水为一种导电液体的纯砂岩,并考虑到在低地层水电导率(Gw)范围内分散粘土电导率(Ccl)随Gw增大而增大,建立了混合泥质砂岩通用电阻率模型.通过对该模型的影响因素分析,发现泥质分布形式对模型计算的含水饱和度有很大影响;只有Ccl变化时,地层电导率(G1)与有效含水饱和度(Sw)关系曲线的曲率相近;随Sw增大,胶结指数m对Ct与S关系曲线的影响增大,而饱和度指数n对Ct与Sw关系曲线的影响减小.通过2组分散泥质砂岩岩样实验测量数据和1组层状泥质砂岩测井资料的测试,表明该模型既适用于分散泥质砂岩地层解释又适用于层状泥质砂岩地层解释,给出的电阻率模型为通用电阻率模型.利用建立的混合泥质砂岩通用电阻率模型对海拉尔盆地高泥地区的苏1、苏3井进行处理,并将模型计算的含水饱和度与试油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模型计算的含水饱和度是合理的.本模型适用于高泥地区的泥质砂岩地层解释.
推荐文章
混合泥质砂岩粘土包裹颗粒电阻率模型
泥质砂岩
粘土
层状
电阻率
模型
含气饱和度
含油饱和度
混合泥质砂岩有效介质通用HB电阻率模型在高泥储层中的应用
HB电阻率模型
分散泥质
层状泥质
有效介质理论
高泥储层
效果分析
海拉尔盆地
利用等效电路模型研究泥质砂岩复电阻率频散特性
岩石物理性质
泥质砂岩
复电阻率
毛细管模型
等效电路模型
频散特性
混合泥质砂岩有效介质通用HB电阻率模型研究
泥质砂岩
分散泥质
层状泥质
有效介质理论
HB方程
含水饱和度
通用电阻率模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混合泥质砂岩通用电阻率模型研究
来源期刊 测井技术 学科
关键词 泥质砂岩 分散粘土 层状泥质 通用电阻率模型 含水饱和度 精度评价
年,卷(期) 2004,(2) 所属期刊栏目 处理解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8-123
页数 6页 分类号 P631.811|TE122.2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1338.2004.02.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宋延杰 大庆石油学院地球科学院 46 438 12.0 18.0
2 张庆国 大庆石油学院地球科学院 8 195 5.0 8.0
3 石颖 大庆石油学院地球科学院 11 128 6.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6)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9)
同被引文献  (44)
二级引证文献  (56)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9)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1(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2(12)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3(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5(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9(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泥质砂岩
分散粘土
层状泥质
通用电阻率模型
含水饱和度
精度评价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测井技术
双月刊
1004-1338
61-1223/TE
大16开
1977-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50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592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