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电磁脉冲对恒河猴淋巴细胞的损伤作用及其机理,为其防护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本实验室建立的电磁脉冲发生源进行照射,照射场强为6×104V/m,在5min内重复照射30次.脉宽为25~30 ns,单次脉冲前沿为20ns.用原位末端标记技术和麦格-姬姆萨染色检测凋亡细胞,用碱磷酶免疫组化技术检测Bax和Bcl-2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1)上述场强照后1d,淋巴细胞凋亡即开始增多,照后3d接近峰值,一直持续到照后14d,与对照(照前)值比较,在照后3、7、14d淋巴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为对照值的2.2、2.5和2.2倍.(2)照射后外周血淋巴细胞数量也迅速减少,相同场强照射后3、7、14d约为对照值的74%,77%79%.(3)照射后3d,淋巴细胞Bax蛋白即出现增加,7d达到峰值,Bax阳性的淋巴细胞约为对照值的3.1倍.而Bcl-2蛋白照射后出现减少,于照后7d降至最低,Bcl-2阳性的淋巴细胞约为对照值的36%.这些结果提示Bax能促进EMP诱发的淋巴细胞凋亡,而Bcl-2则起抑制作用.结论:EMP能够诱发恒河猴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太量凋亡,细胞凋亡可能是导致EMP照射后淋巴细胞数量迅速降低和免疫功能出现抑制的主要原因之一.Bax和Bcl-2在EMP诱发的淋巴细胞凋亡调控中起重要作用.
推荐文章
电磁脉冲对犬淋巴细胞损伤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
电磁脉冲淋巴细胞凋亡Bax蛋白Bcl-2蛋白
脉冲电流电磁场对淋巴细胞染色单体互换的影响
脉冲电流电磁场
姊妹染色单体互换
临界参考指标
电磁脉冲对恒河猴眼损伤的研究
电磁脉冲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晶状体
白内障
诱导恒河猴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的研究
恒河猴
淋巴细胞
X线
γ射线
紫外线
凋亡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电磁脉冲对恒河猴淋巴细胞的损伤效应及其机制
来源期刊 感染、炎症、修复 学科
关键词 电磁脉冲 猴淋巴细胞 凋亡 Bax和Bcl-2蛋白
年,卷(期) 2004,(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3-75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262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8521.2004.03.003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66)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电磁脉冲
猴淋巴细胞
凋亡
Bax和Bcl-2蛋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感染、炎症、修复
季刊
1672-8521
11-5225/R
16开
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51号
200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43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427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