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中低强度EMP对大鼠淋巴细胞的损伤效应及其机制,为其防护提供依据.方法:用本院动物中心饲养的Wistar大鼠(体重154±20g)共24只,随机分为对照、0.6×5、2.0×5和6.0×5万伏/m 4个组,每组6只.用本实验室建立的电磁脉冲发生源进行照射,每个剂量组在2min内重复照射5次.于照后24和48h分别取大鼠胸腺、脾脏和淋巴结制取细胞悬液并制成离心涂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和麦格-姬姆萨染色检测凋亡细胞,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Bax和Bcl-2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①照后24h,0.6万伏组淋巴细胞即出现凋亡;随着照射场强增加,凋亡率持续升高,在6万伏组达到峰值,胸腺、脾脏和淋巴结淋巴细胞凋亡率分别为对照值的6.7、4.7和8.2倍.照后48h,亦出现相同的变化趋势,三种免疫组织经6万伏照射后其凋亡率分别为对照值的6.4、4.9和8.0倍,与照后24h相同,亦显示较好的剂量效应关系.②0.6万伏照后48h,胸腺、脾脏和淋巴结三种组织Bax阳性淋巴细胞数即出现明显升高,随照射剂量增大Bax蛋白表达逐渐增强,在6万伏时达到峰值,其阳性细胞数分别为对照值的6.6,8.6和4.2倍.与Bax表达呈现相反趋势,0.6万伏照射后,Bcl-2蛋白在三种免疫组织中的表达呈减弱趋势,且随照射场强增加下降愈明显,在6.0万伏时达最低值,其阳性细胞数分别为对照值的30%、24%和23%.结论:①中低强度EMP照射后可引起大鼠淋巴组织出现明显的细胞凋亡,表明此种强度EMP亦同样能损伤淋巴细胞,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的降低.②EMP照射后,Bax和Bcl-2蛋白也出现规律性改变,表明二者在该强度EMP诱发的大鼠淋巴细胞凋亡调控中起着重要作用.上述实验为进一步探讨低水平的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作用提供了一定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