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由双甲基环并内酯(1)经胺化作用制得双甲基环并内酰胺-内酯(2),后者经氰化氢取代开环和重氮甲烷酯化转化成氰基吡咯烷酮(3a,3b),经硫代反应制得标题化合物氰基吡咯烷硫酮(4a,4b),反应的总收率约为59%.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离得到反式和顺式异构体产物,其质量分数分别为64.5%和34.0%.通过UV-Vis、IR、1H NMR、13C NMR、MS和元素分析等技术对产物结构进行了确认.
推荐文章
环状碳酸酯5,5-二甲基-1,3-二噁烷-2-酮的合成
环状碳酸酯
合成
反应机理
3-羟基-4,4-二甲基-1-苯基-2-吡咯烷酮的不对称合成
L-脯氨酰胺
交叉羟醛缩合
还原氨化
泛内酰胺
不对称合成
2,3-二甲基-2-异丙基-丁酸的合成
二异丙基酮
2,3-二甲基-2-异丙基-丁酸
羧化反应
合成
(S)-α,α-二烃基-5-氧代-1-甲基-2-吡咯烷甲醇的合成
(S)-α,α-二烃基-5-氧代-1-甲基-2-吡咯烷甲醇
L-谷氨酸
N-甲基化
格氏加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2-氰基-2,3-二甲基-3-甲氧羰甲基-5-硫酮-吡咯烷的合成
来源期刊 应用化学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双甲基环并内酯 双甲基环并内酰胺-内酯 氰基吡咯烷酮 氰基吡咯烷硫酮
年,卷(期) 2004,(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65-1168
页数 4页 分类号 O626.13
字数 353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0518.2004.11.01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吕春绪 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433 4237 30.0 37.0
2 胡炳成 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82 419 10.0 1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2)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双甲基环并内酯
双甲基环并内酰胺-内酯
氰基吡咯烷酮
氰基吡咯烷硫酮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应用化学
月刊
1000-0518
22-1128/O6
大16开
长春市人民大街5625号
8-184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741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4690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