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我国油气田勘探中,与不整合面有关的碳酸盐岩古岩溶储层普遍发育,并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着重讨论我国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塔里木盆地轮南潜山奥陶系和四川盆地震旦系等典型油气田古岩溶储层发育特征与油气关系,指出我国油气田古岩溶储层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古岩溶垂向分带明显,地表残积带、垂直渗流-水平潜流带等发育齐全.(2)储集空间主要由岩溶作用形成的半充填或未充填残余溶蚀孔洞缝组成.优质储层类型以裂缝-溶蚀孔洞型储层为主,为各大油气田高产、稳产的最重要储层和主力产气层.(3)储层受古岩溶地貌和断层裂缝的控制明显.古岩溶斜坡和断裂发育区,古岩溶发育强烈,是溶蚀孔洞层和储层发育的有利地区.(4)埋藏有机溶蚀作用形成的次生孔隙为有效孔隙,它的发育与烃类的形成、演化和运聚相匹配.(5)古风化壳岩溶作用和埋藏有机溶蚀作用的多期次叠加和改造,是古岩溶储层及油气藏形成的最佳组合模式.古岩溶储层为中国深层油气勘探提供了一个新的勘探领域.
推荐文章
中国油气田古岩溶与油气储层
油气田
震旦纪
奥陶纪
石炭纪
岩溶储集层
岩溶作用
风化壳
储集层特征
中国古生代碳酸盐岩古岩溶储集特征与油气分布
中国
古生代
古岩溶
储集体
构造
油气田
油气藏
特征
车镇凹陷富台油气田油气成藏特征
济阳坳陷
车镇凹陷
油气藏形成
古潜山
披覆构造
构造
岩性
复合圈闭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国油气田古岩溶与油气储层
来源期刊 沉积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中国油气田 震旦系 奥陶系 古岩溶储层 古风化壳岩溶作用 埋藏有机溶蚀作用
年,卷(期) 2004,(2) 所属期刊栏目 沉积与矿产、资源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4-253
页数 10页 分类号 TE122.2+21
字数 1396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0550.2004.02.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学时 5 353 5.0 5.0
2 易万霞 5 274 4.0 5.0
3 卢文忠 13 406 8.0 1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56)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92)
同被引文献  (759)
二级引证文献  (1912)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24)
  • 引证文献(12)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07(84)
  • 引证文献(12)
  • 二级引证文献(72)
2008(55)
  • 引证文献(13)
  • 二级引证文献(42)
2009(114)
  • 引证文献(13)
  • 二级引证文献(101)
2010(104)
  • 引证文献(11)
  • 二级引证文献(93)
2011(102)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95)
2012(137)
  • 引证文献(21)
  • 二级引证文献(116)
2013(143)
  • 引证文献(21)
  • 二级引证文献(122)
2014(155)
  • 引证文献(17)
  • 二级引证文献(138)
2015(193)
  • 引证文献(17)
  • 二级引证文献(176)
2016(225)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217)
2017(217)
  • 引证文献(15)
  • 二级引证文献(202)
2018(189)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180)
2019(257)
  • 引证文献(13)
  • 二级引证文献(244)
2020(1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中国油气田
震旦系
奥陶系
古岩溶储层
古风化壳岩溶作用
埋藏有机溶蚀作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沉积学报
双月刊
1000-0550
62-1038/P
大16开
兰州市东岗西路382号
54-45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51
总下载数(次)
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