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兔肠道部分缺血再灌注(I/R)损伤过程中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MN)凋亡的变化及机制.方法:大耳白兔55只,分为肠部分I/R组、假手术对照组、正常对照组,用自行设计的血流阻断器阻断肠系膜上动脉(SMA)血流50%,维持4h,制作肠道部分缺血再灌注操作动物模型:采用流式细胞术(AnnexinV/PI双染法)测定外周血PMN凋亡变化,采用放免法测定血浆内IL-6和TNF-α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外周血PMNcaspase-3蛋白的表达,同时观察脏器功能和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肠部分I/R组,在肠道缺血期血浆IL-6T和TNF-α水平及外周血PMN凋亡比例均明显升高;在肠道再灌注期至术后1d外周血PMN凋亡比例骤然减少,而血浆IL-6和TNF-α在肠道再注期处于较高水平:外周血PMN caspase-3蛋白在肠道缺血期呈现高表达,而在再灌注期后表达明显降低.结论:肠道I/R全过程中PMN的凋亡与多种信号启动caspase-3蛋白的表达正相关.在肠道缺血期,IL-6及TNF-α可能是外周血PMN的凋亡过程的诱导分子或促进分子:而在肠道再灌注期,外周血PMN凋亡锐减可能是导致TNF-α、IL-6等细胞因子进一步增加的原因.
推荐文章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与细胞凋亡
再灌注损伤
肝脏
细胞凋亡
肠道部分缺血再灌注损伤诱发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
缺血再灌注
凋亡
caspase-3
淋巴细胞
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细胞凋亡研究
全脑缺血再灌注
细胞凋亡
电镜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肠道部分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凋亡变化及其机制
来源期刊 感染、炎症、修复 学科
关键词 肠缺血再灌注损伤 白细胞-6 肿瘤坏死因子-α 凋亡
年,卷(期) 2004,(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3-106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290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8521.2004.03.013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35)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35)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2(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肠缺血再灌注损伤
白细胞-6
肿瘤坏死因子-α
凋亡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感染、炎症、修复
季刊
1672-8521
11-5225/R
16开
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51号
200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43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4272
论文1v1指导